2020国际货币论坛.金融科技分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7月2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金融科技50人论坛(CFT50)承办的2020国际货币论坛·金融科技分论坛通过直播方式成功举办。来自政府、学界的一线专家,以及金融科技领域的先进企业代表汇聚云端,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论坛上,中国金融学会金融科技专委会秘书长、央行科技司原巡视员杨竑表示,金融科技助力金融机构战疫,表现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金融创新能力,金融科技已经成为金融服务与发展的基础支撑和创新要素。关于金融科技现状与发展,杨竑谈到,当前,金融科技监管框架初具雏形,已经通过设计包容审慎,弹性试错容错机制,预留充足发展空间来打造新型金融科技创新工具,如应用监管沙盒推动创新工具试点。无接触贷款是金融服务的一种形态,应根据可能出现的风险,着重关注数据安全、算法安全、渠道安全等问题。
CFT50学术成员、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信息官高峰介绍了非接触服务促进银行业务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生态化,非接触服务的未来应用以及相关的监管挑战。
IMI联席理事长、瀚德科技董事长曹彤从银行为小微企业融资的新矛盾和解决措施两个方面进行了分享。他认为,在金融回归到持牌机构和持牌机构回归主业的大背景下,银行业成为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但新矛盾也随之而来。新矛盾主要表现在风险偏好、资本补充机制、风险技术和负债来源这四个方面。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的供给侧政策,曹彤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支持具有多种风险偏好的信贷机构;二是放宽银行非控股股东的资质审核,激活一级市场银行的股权交易;三是重新考虑中小银行现有的表内调表和资金流转机制;四是推动放贷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
蚂蚁集团公共事务部总经理王佐罡就新冠肺炎疫情后的金融科技发展进行了思考,探讨了两个话题:一是数字技术究竟能为金融系统带来什么样的改变;二是数字金融需要什么样的治理规则。
CFT50青年论坛首席召集人、腾讯金融研究院秘书长杜晓宇认为,为了进一步强化金融科技支持实体经济,应该强化金融科技助力现代金融体系的能力,尽可能发挥市场主导作用,通过“沙盒”试点等方式提高容错试错空间,在发展过程中通过技术创新的方式妥善化解风险点。
在圆桌研讨环节,来自企业、院校、学术机构的业内人士畅所欲言,分享了自己的思考。论坛在热烈的学术研讨氛围中结束。与会嘉宾一致认为,疫情对中国金融科技行业来说,可谓危中有机,可以预见,金融科技将迎来发展的新契机。